星空体育网站入口: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博物馆
发布时间:2024-08-31 15:37:00 来源: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 作者:星空体育全站app有人说:博物馆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感兴趣的物质表现。因此,它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的地方。博物馆将本土知识传播到遥远的地方,并促进跨文化的包容和理解。
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的。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:“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:多元和包容”。这一天,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各种宣传、纪念活动,庆祝自己的节日,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,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。
张旎(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)介绍:博物馆里的家长通常有三种,一种是完全不管,让孩子在里面玩,自己在边上玩手机,上网;第二种是把孩子拎来拎去,或者是想让孩子去了解家长认为他们应该了解的东西,或者是买了门票就想让孩子把所有的项目都玩一遍,不吃亏;第三种是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儿的家长。这里面第三种最好,第一种也还可以,第二种是最糟糕的–造成的结果是孩子觉得自己的兴趣没有被关注。其实孩子能对一件事专注是很好的,家长频繁打断他,反而会让孩子以后很难专心。
美国的很多儿童博物馆,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在里面纯玩儿,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收获;但我们国内的父母,会觉得我不能让他们纯玩,必须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里学到点什么,这个期待是非常明显的;包括我自己在内,有时候看到孩子在那里纯玩儿了一个钟头,心里就会不踏实,觉得他一定是在浪费时间。
孩子学一个小时琴,也许就能学会了一首曲子;但在儿童博物馆里边玩一个小时,不一定能直观体现出他得到了什么提高。实际上,他收获的更多的是思考的能力、创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包括想象力……
这些是很难让父母看见的。更重要的,是让孩子从小对博物馆产生情结,将来他会知道去博物馆学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相比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的门庭若市,坐落在长安街畔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就冷清太多了。虽然预料到非休息日,儿童主题的展馆不会有太多参观者,但两个多钟头的时间里,记者只在展区里遇见了一家匆匆离去的参观者。
不肯透露姓名的一家人,带着两个孩子在互动体验区盘桓了一阵。两个未到学龄的小朋友对垃圾分类之类的互动游戏还不能体验,只对玻璃罩子里作展示之用的各色儿童玩具有兴趣,趴在上面观察了许久。在体验区的其他区域,由于缺少参观者,不少互动设施都处于“静默”状态,模拟拨打报警电话的设施前,电话机也不见了踪影。
而曾经带孩子到妇女儿童博物馆参观过的王女士,则觉得这个馆对孩子而言,不如自然博物馆或者天文馆那么有趣。“好像大部分(展品)都是历史上怎么教育孩子,我女儿直接就走过去了,楼上妇女馆的民族服装她还看了一会儿。”王女士回忆,“感觉这种参观不太有意义,不像自然博物馆能看到她在书上看到过的好多动植物,孩子特别高兴,还长知识。”
在自然博物馆、中国科技馆和首都博物馆随机采访了数位家长,开拓视野、激发兴趣、希望孩子养成逛博物馆的习惯都是高频答案。同时,家长们也都认为博物馆体验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但问到多长时间会带孩子到博物馆来一次,除了两位定期陪孩子参加相关课程活动的家长之外,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半年左右–通常还不是同一个博物馆。“主要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感受一下博物馆,再大一点,自己就能来。现在除了寒暑假,他平时也没什么时间。”一位受访家长说。
在学龄孩子的生活中,被各种课外教学瓜分后的业余时间所剩无几,博物馆体验就成了类似“旅游观光”的一次性项目。
在中国科技馆的入口处,展示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巨大传动装置吸引了不少孩子的注意,也难住了一众家长。
“妈妈,这个是什么?”面对女儿仰望的面孔,孙女士除了“是齿轮”之外再想不出更多解释了,即便仔细看了旁边的说明,她还是觉得很难给四岁的女儿做出讲解。
在首都博物馆,才两岁的“米花儿”一进入宽阔的博物馆大厅,就兴奋地跑起来,光可鉴人的地面让“米花儿”妈妈急忙叫住女儿。
在自然博物馆,被妈妈抱在怀里参观的洋洋有个让人头疼的毛病,看到感兴趣的东西,喜欢伸出舌头舔……
张旎:家长和孩子在博物馆里怎么互动?在什么时间段讨论什么问题?都需要学习。家长不能站在很高的位置去和孩子交流,如果用心互动的话,我们会发现孩子也在引导我们看东西,他们问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答不出来的。
实际上,博物馆是个平台,关键是怎么去利用它。在博物馆里遇到的问题,可以带回来,引导孩子通过其他的方式搜集资料,把问题展开。长久的收获是如何找答案,知识是最次要的。
我们的孩子课程压力很紧张,他们的时间会被分配在课程这些最必要的事情上,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。而孩子的时间表上还有很多事,博物馆绝对不会是重要的,钢琴、足球、英语课……都在博物馆前面。
但我觉得大家还是要理解,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,如果让孩子从小就有这个习惯,他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会很不一样,他会知道自己找资源。所以很多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会强调把孩子培养成为“终身学习者”,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,让他们自己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在博物馆的选择上,多数受访家长都倾向于选择科技馆、天文馆、这样为孩子提供有效教育的专业场馆;而在一些发达国家颇受欢迎的儿童博物馆,在国内却始终发展缓慢;两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?
张旎:普通博物馆是给和孩子一起设计的环境,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孩子安全的问题,很多展项孩子是不能去动的。儿童博物馆的基本作用,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教育的空间,从整体设计到运营理念都围绕孩子这个群体,让他们可以在里面探索,每个展项孩子都可以碰,可以玩,不会有危险。
国外的儿童博物馆还作为一个教育父母的基地存在,教育父母怎么跟孩子互动;也向学校输出各种课程,帮助老师设计课程,为他们提供资教育资源。所以儿童博物馆不是一个简单的场所,更多的是一个教育基地的概念。
同时,儿童博物馆的内容很宽泛,比如有天文的内容,将来孩子可能就想去天文馆学更多东西;所以儿童博物馆就像很多专业博物馆的缩影。